作者: 币安app官方 日期:2024-12-07 05:33
原文标题:《一文说透以太坊上TVL最大的二层网络:Arbitrum》
作者:Leno
截至今日最新数据统计,以太坊扩容网络Arbitrum作为以太坊上TVL最大的二层网络,锁仓价值达到2.74亿美元。且在去年九月,Arbitrum宣布已部署以太坊主网测试Arbitrum One,超过250个团队申请接入开发者测试网。
从2020年至今,BSC、Solana、Polkadot、Avalanche等公链纷纷开始抢占以太坊的用户和市场,其gas费用低廉、交易速度快等优势,使得以太坊迫切地需要推出有效的Layer2方案来实现扩容。
Arbitrum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次对ETH2.0的救赎,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为构建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高效、安全地为吞吐量更大的DApp提供动力。
01 区块链行业迫切的性能升级需求
来源:L2beat
Arbitrum的上线之所以能够在行业内引发极大的热度并非是其上线之初就已经拥有了超过250个开发者接入网络,而是区块链行业对区块链公链迫切的性能需求,迫使致力于区块链概念落地的开发者不得不对性能更高的公链“屈服”。
众所周知,在区块链领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形”,自从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都在性能、安全、去中心化之间进行取舍。
在数字资产价值时代(2009年区块链诞生开始至2017年间),人们的价值认可由社群和共识支撑、对数字资产的价值认定通过简单的经济模型来达到,此时的区块链技术对性能的要求并不迫切。
如此这般积累下去,后期导致大量公链(包括区块链2.0为代表的以太坊网络)追求更高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而最终忽略了性能的提升。
2020年主流数字资产和POW共识机制被强监管的政策限制。原先由社区、共识建立的价值互信体系不再被参与者看好,基于主流数字资产的衍生品市场的DeFi和可视化金融为代表的GameFi的势头远超过主流数字资产。
近期元宇宙概念的大热、NFT资产市场的持续火爆都在向诸多公链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较高规格的性能要求之下,以比特币网络为代表的区块链1.0明显比较乏力,无法满足诸多开发者对于上述资产的交易需求。
而从成立之初就以性能和智能合约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以太坊也无法招架新的细分领域的需求。2019年以太坊在刚开始面对DeFi时尚能够通过较为完善的生态应付。但进入2020年之后,连最基本的链上结算也无法完成了。
使用者往往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交易确认。以太坊二层网络设计的诞生恰恰是为了迎合如今人们对更加复杂、多元的业务需求的产物。
Arbitrum就是由以太坊链上合约管理的链下协议,可实现高吞吐量、低成本的智能合约,同时保持去信任化的安全。而实现这一设计的原理就是通过对公链数据进行分片,采用结合互联网的运算优势和区块链的确权优势相结合的办法来适应如今的区块链资产市场的需求。
举例来说:当一个NFT画作资产的交易产生,需要对图像与图像进行传输和对图像附带的价值进行传输。而区块链对NFT画作的传输异常困难,无法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那么就把这部分数据分配到空闲的链下(侧链)进行。
而链上只进行关于数据、价值等数字的结算。这样一来,区块链运算就与链下运算形成同步。即保障了链上资产的去中心化、安全、不可篡改特性,又同时满足了用户对更复杂的区块链资产的业务需求。
在Arbitrum来说,为使自己的应用能够在Arbitrum Rollup上运行,DApp的开发者需要用Solidity编写一组合约,然后将这些合约编译成可以在Arbitrum虚拟机上运行的可执行代码,运行速度会更快。
02 生态系统相对完善的Arbitrum
Arbitrum的联合创始人和CTO是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8年之久的Ed Felten 201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成立Arbitrum区块链项目,Arbitrum创始人之一的Steven参与其中。
2019年左右,Arbitrum从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实验室项目中剥离,单独成立公司,Ed Felten正式加盟Arbitrum。
Arbitrum从实验室的单纯学术研究到真正付诸实施,进入实际应用落地阶段,经历了长达7年的时间。在明显超出一般公链的筹措、上线的时间线里,Arbitrum较其他公链更多的是带有更加严谨的科学精神。
目前,Arbitrum的生态系统已经相对比较完善,诸多顶级项目已经在筹备与Arbitrum的合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量来自中国的区块链公司也已经与Arbitrum合作。
据Arbitrum CTO Ed Felten在一次AMA的谈话中透露,Arbitrum的下一次的升级将会出现全新的架构Arbitrum Nitro。将会在性能方面进一步升级,更好的兼容以太坊。
在Arbitrum的测试过程中,Arbitrum的性能被进一步证实: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Arbitrum和其他扩容性方案会持续的发展。对 Arbitrum而言,长期的研发阶段让该方案的技术路线图非常纯熟,Arbitrum的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03 Arbitrum方案带来了什么
区块链的行业发展速度异常迅速,从以智能合约为核心的区块链2.0公链在近10年时间里建立的格局去看,无论是整体性能升级、结构性调整的硬分叉还是对公链规则进行调整地软分叉都牵扯到不同用户之间的利益。
而区块链作为分布式结构的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无法形成统一的分叉方案,这将导致上述公链持续落后于用户需求。
在长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Arbitrum开发团队预测,大多数用户将会放弃在拥堵公链的业务来往,进而更多地选择Layer2二层网络。
Arbitrum自身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得费用大幅下降;ETH2.0的发展也会使得Arbitrum上的费用大幅下降。随着用户逐渐的发展壮大,Arbitrum用户的体验会更好,而且也会更便宜。
Arbitrum对区块链行业的影响不止是性能革命性升级和成本下降。
目前针对公链的概念主要有三种:Layer2、跨链和公链三足鼎立。
从目前区块链的结构和行业特点看,跨链的确是最佳的解决方式。尽管Layer2能够解行业的燃眉之急,但长久来看Layer2策略也不能随着用户不断的需求持续提升性能,起码来说,这种持续提升性能的动力是不可持续的。
而新建公链方案即便是性能远超以太坊网络和比特币网络,也无法再次达到两者在行业内的价值共识高度。而跨链技术是解决区块链的信息孤岛的手段。
链和链之间大多都相互独立,不同的区块链系统基于不同的共识算法,数据结构,安全算法,账本类型导致各个公链之间的价值无法互通,会形成价值和信息的孤岛。
而跨链桥技术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区块链各个公链之间能够互通形成网状结构,那么其运行速度和用户体验将远超传统互联网。
Arbitrum对于多链的跨链桥还只是冰山一角。现在有很多公司的加入,但不过只是实现了流动性之间的跨链桥。在未来,在Arbitrum的技术影响之下,跨链桥的发展会更加深入。
比如流动性方面会实现共享,或者跨链桥方面会做得更快,整合、集成的一体化程度会更高。这样不仅只是通过跨链桥将资产从一条链转到另一条链。
Arbitrum的跨链桥主要实现和以太坊一层之间的跨链。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和以太坊之间的跨链,也可以实现和所有同质化Token之间实现跨链,很快Arbitrum也会添加对NFT的支持。
Arbitrum跨链桥从以太坊衍生出来之后,可以使公链获得以太坊的安全性保证。除以之外,中国的开发团队正在致力于Arbitrum和其他的Layer2或者和其他链之间的跨链桥研究。
Arbitrum对跨链桥行业的影响将会使区块链行业出现更多的跨链桥设施,从而促进区块链向“区块网”的跨越。目前包括Celer等跨链桥项目在内的区块链开发团队已经能够实现快速的资产之间的互换。
04 Arbitrum方案对NFT领域发展的支持
来源:L2beat
很明显,Arbitrum成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到NFT、GameFi领域的火爆,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行业NFT、GameFi领域的大爆发是Arbitrum被广泛认可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条公链,费用的降低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本身就是对区块链新领域的支持。而上述领域的爆发,也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者来到Arbitrum 。
Arbitrum作为基础设施,虽然没有在主观上去配合NFT和Gamefi的布局,但是必须考虑的是新领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度。不仅NFT、DeFi、链游,将来一定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的概念、现象级应用。
对于DeFi,Arbitrum更多关注传统的项目和协议。比如AMM自动做市商或者借代协议等可以以项目整体的方式迁移到Arbitrum上。而在NFT领域,Arbitrum做的是培育自己的创作者社区。